dcsimg

隱翅蟲科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
隱翅蟲科學名Staphylinidae英语:rove beetle),又名隱翅甲科,是鞘翅目多食亚目之下的一種甲蟲的通称,也是鞘翅目中物种丰富的一科。日常生活所稱的隱翅蟲常指本科物種。

隱翅蟲科下分14亞科900餘屬,超過二萬個物種,廣布世界各地。大多数种类狀似白蟻,體長約0.5至1.0公分,有些种类体长可大至2公分以上,或小於0.3公分。鞘翅極短,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后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。
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毒隐翅虫属英语Paederus,臺灣常見為褐毒隱翅蟲Paederus littorarius)。一致的特征包括身體為橘黃色,頭、胸及尾部為鐵青色,故俗稱「青螞蟻」。喜好棲息在水田、草地及樹林中,有趨光習性,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,捕食性。毒隱翅蟲並不會螫人,但牠們的體液具有隱翅蟲素會對皮膚產生刺激,一旦接觸10~15秒就會引起發炎反應,患者會感到灼痛,皮膚起泡及潰爛,是為「隱翅蟲皮膚炎英语Paederus dermatitis[1][2][3]。一般的說法都是只要不将其捏破,不会对人构成威胁,但是實際上只要不小心碰觸到牠的身體,牠就會適時噴出體液,在皮膚上引起發炎,起泡和潰爛,在傷口還沒復合期間,苦不堪言。但一般不會潰爛至真皮所以並不會留下疤痕。该属的很多种类是重要的昆虫天敌,且有观赏价值的有角隐翅虫属英语Aleocharinae,这类隐翅虫通常被称为前角隐翅虫,体型通常较小,出现在任何地方。多为腐蝕性,对人无害。有些种类在蚂蚁和白蚁巢中生活。

体型巨大的普拉隐翅虫屬(Platydracus)和迅隱翅蟲屬生物常常有发达的绒毛,行动敏捷。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,而且是重要的昆虫天敌,捕食蝇蛆(雙翅目)和鳞翅目昆虫幼虫

雖然隱翅蟲的毒液對人有很大的危害,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,該毒素卻可能是人類對抗癌症的救星。隱翅蟲毒素由Paederus屬隱翅蟲的內共生生物 (Pseudomonas ssp.)所分泌,其作用機制是阻止DNA和蛋白質的合成,進而阻止細胞有絲分裂。已有實驗證明Pederin能延長多重腫瘤小鼠的壽命,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科學家的關注,有希望被研發成為新的抗癌藥物。

隱翅蟲科生物

參考資料

  1. ^ 隱翅蟲出沒高鐵 毒液恐致皮膚炎. 蘋果日報. 2014-05-05 [2015-06-27].
  2. ^ 陳麗婷. 腋下夾死隱翅蟲 腫成紅燒肉. 聯合晚報. 2013-08-21 [2013-08-22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-08-22).
  3. ^ 「隱翅蟲」超毒毀容怪蟲 拍打後皮膚潰爛該怎麼辦?. Yahoo奇摩新聞. 2018-08-21 [2018-08-22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-08-22).


规范控制
 title=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

隱翅蟲科: Brief Summary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
隱翅蟲科(學名:Staphylinidae、英语:rove beetle),又名隱翅甲科,是鞘翅目多食亚目之下的一種甲蟲的通称,也是鞘翅目中物种丰富的一科。日常生活所稱的隱翅蟲常指本科物種。

隱翅蟲科下分14亞科900餘屬,超過二萬個物種,廣布世界各地。大多数种类狀似白蟻,體長約0.5至1.0公分,有些种类体长可大至2公分以上,或小於0.3公分。鞘翅極短,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后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。
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毒隐翅虫属(英语:Paederus),臺灣常見為褐毒隱翅蟲(Paederus littorarius)。一致的特征包括身體為橘黃色,頭、胸及尾部為鐵青色,故俗稱「青螞蟻」。喜好棲息在水田、草地及樹林中,有趨光習性,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,捕食性。毒隱翅蟲並不會螫人,但牠們的體液具有隱翅蟲素會對皮膚產生刺激,一旦接觸10~15秒就會引起發炎反應,患者會感到灼痛,皮膚起泡及潰爛,是為「隱翅蟲皮膚炎(英语:Paederus dermatitis)」。一般的說法都是只要不将其捏破,不会对人构成威胁,但是實際上只要不小心碰觸到牠的身體,牠就會適時噴出體液,在皮膚上引起發炎,起泡和潰爛,在傷口還沒復合期間,苦不堪言。但一般不會潰爛至真皮所以並不會留下疤痕。该属的很多种类是重要的昆虫天敌,且有观赏价值的有角隐翅虫属(英语:Aleocharinae),这类隐翅虫通常被称为前角隐翅虫,体型通常较小,出现在任何地方。多为腐蝕性,对人无害。有些种类在蚂蚁和白蚁巢中生活。

体型巨大的普拉隐翅虫屬(Platydracus)和迅隱翅蟲屬生物常常有发达的绒毛,行动敏捷。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,而且是重要的昆虫天敌,捕食蝇蛆(雙翅目)和鳞翅目昆虫幼虫

雖然隱翅蟲的毒液對人有很大的危害,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,該毒素卻可能是人類對抗癌症的救星。隱翅蟲毒素由Paederus屬隱翅蟲的內共生生物 (Pseudomonas ssp.)所分泌,其作用機制是阻止DNA和蛋白質的合成,進而阻止細胞有絲分裂。已有實驗證明Pederin能延長多重腫瘤小鼠的壽命,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科學家的關注,有希望被研發成為新的抗癌藥物。
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