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
provided by 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
本種分布中國、日本(含琉球群島)、北韓和俄羅斯,台灣本島為2007年發表的新紀錄迷蜓,目前僅記錄在九月及十月零星出現在北部基隆的臨海地區。
- author
- 葉文琪
- project
- 臺灣生命大百科(TaiEOL)
描述
provided by 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
雄蟲全長35-37 mm,雌蟲全長34-38 mm。
雄蟲臉部白色,複眼背面紅褐色,腹面黃褐色。合胸黃褐色,第1
和第3
側縫上端各有一個黑縱斑,腳黑色。腹部鮮紅色,前方平直,後方略膨大,第四~九節側面有不明顯小黑斑。翅膀透明,翅痣淡黃褐色,中間常帶有紅暈。雌蟲斑紋類似雄蟲,合胸正面黃褐色,側面淺黃色;腹部略側扁,背面黃褐色,側面淡黃色;產卵管黑而長,末端鈍尖,明顯超過腹部末端
- author
- 葉文琪
- project
- 臺灣生命大百科(TaiEOL)
棲地
provided by 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
成蟲通常單獨出現在水域周圍或附近的農園,雌蟲習慣停棲在水域中枯木上,雄蟲則通常停在樹冠層間不易發現。
- author
- 葉文琪
- project
- 臺灣生命大百科(TaiEOL)